环球热资讯!日本高端外国人才66%来自中国,远超印度韩国,这类人才逗留1年可申请永住
发布时间:2023-02-21 12:14:5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月21日,#日本66%的高端外国人才是中国人#冲上每经热榜第一,并引发网友们的高度关注。


(相关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经济新闻》2月20日报道称,在日“高端外国人才”有66%来自中国,远远领先于第二名印度和第三名韩国。

2月18日,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80万人,创下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少子化”时代,如今问题愈发严重。同时,“少子化”又叠加“老龄化”,这也使得日本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愈发突出。据悉,为加速吸收移民,日本上周考虑部分海外人才工作满一年后就给予永居权。

日本高端外国人才66%来自中国

据环球时报21日消息,《日本经济新闻》2月20日报道称,“高端外国人才”指的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在日本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工作的外国人。日本出入境管理机构“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将其解释为“有望给日本产业带来创新且能提高劳动市场效率的人才”。从2012年开始,日本政府新设“高度专门职(高端专业岗)”的居留资格加大吸引外国高端人才的力度。截至2022年6月底,获得该居留资格的高端外国人才为17199人,占到在日居留外国人总数的0.6%。从国籍来看,截至2021年底,“高度专门职(高端专业岗)”来自中国的占66%,远远领先于第二名印度(6%)和第三名韩国(4%)。

2月17日,日本政府敲定吸纳人才的新政策,将新设“特别高端人才制度”,年收入在2000万日元(约合10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外国技术人员在日本逗留1年即可申请永住权(永久居住权)。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允许世界排名靠前大学的在日毕业生最长可在日本停留两年时间,以开展求职活动。

薪资水平较低是日本吸引高端人才面临的困难之一。202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IT行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年收入大约为4万美元,仅为美国的一半。《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在日本,跳槽换工作的现象不普遍,按职业分类的薪资水平也不明确,专业人才待遇较差,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为了吸引高端人才,需要缩小日本与国外的薪资水平差距。

招工难,“少子化”问题严重

据央视新闻2月17日报道,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80万人。从19世纪末有这项统计以来,这是100多年来的最低值。这也为多年来受到少子化困扰的日本社会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少子化时代,如今,问题变得越发严重。少子化与人口老龄化叠加影响之下,一些日本企业越来越难以招聘到年轻员工。

《纽约时报》一篇报道中,用标题总结了这一社会现象:“退休是梦中之梦,不得不工作的日本老年人们‘严苛的老后’。”

按照测算,今年1月1日日本总人口约为1.24亿人,同比下降0.43%。在人口结构方面,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9%,而0至14岁的青少年占比只有11.6%。对于日趋严重的少子化问题,有日本学者深表忧虑。在探究造成日本社会少子化原因的时候,抚养孩子的开销、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支出,经常被人们提及。此外,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就业大环境等也是影响因素。

据新华社2月13日消息,日本一项针对18岁左右年轻人的调查显示,近六成调查对象有生育意愿,但认为自己将来真的会生育子女者占比不足50%。不少人担心,步入社会后,财力和精力等方面问题会成为生育障碍因素。

日本财团去年12月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在线调查1000名17岁至19岁年轻人,询问他们对工作方式、生育子女等方面的看法。日本广播协会2月12日援引调查结果报道,59%的调查对象表示想要孩子。但当问及将来是否真的会生育子女时,仅46%回答“是”,23%回答“否”,31%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或尚未考虑清楚。

这是1月9日在日本横滨拍摄的参加成人礼仪式的青年女子。图片来源:新华社

表示将来会生育子女的调查对象还被问及可能阻碍生育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多个选项中,选择“经济负担”因素占比最高,为69%;其次是“难以平衡工作和育儿的关系”,占比54%。

日本财团说,这项调查表明,对财务状况和工作的担忧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生育计划。有关方面应予以重视,提供多种类型支持,以解决年轻人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少子化”问题,近期日本计划建立以儿童为优先的社会经济。除了提高育儿相关预算外,还将强化育儿休假制度;并将在今年4月设立新的“儿童家庭厅”,帮助推进解决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不过,关注研究少子化问题的学者表示,日本少子化现象不断加剧,是多重因素综合导致的,未来相关措施能否扭转目前的局面,仍是未知数。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