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做好“延链条、树品牌、促融合、共富裕”4篇文章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28 05:23:05 文章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张鹏 滨州报道

7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滨州市“深化产业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邹平市专场,邹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静出席发布会并介绍邹平市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静介绍,近年来,邹平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总遵循,大力实施“三农优先领先工程”,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路径。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具体体现在“六个更加”。

乡村产业发展更加强劲。高标准农田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整县制全覆盖,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多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乡村人才队伍更加充实。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0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突破5500家,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力量。

乡村文化事业更加兴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清单制”“积分制”覆盖率超过80%,侯家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村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71个、示范片区2个,美丽庭院覆盖率突破40%,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乡村基层组织更加巩固。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2年底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50万元以上村达到46%。

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更加充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60元,分别高于全省、全国2950元、4927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邹平市紧抓产业振兴“牛鼻子”,以稳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夯实根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想要粮食产能不断提升,首先要不断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政“五良融合”,粮食生产实现全过程专业化托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5.23%、80.73%、95.5%,均位于全省前列,2022年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并创造了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合计亩产803.07公斤的全省最高记录。其次要发展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工程,认证“三品一标”69个,培育国家级乡村特色产品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42个,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4.95亿元。还要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发展。先后引进和培育山东牧原、荣英奶牛、和润肉牛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现代化养殖项目,投资额超过12亿元。培育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智能牧场和智慧畜牧应用基地8家,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9.03%。

发挥优势,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要坚持向深加工要效益,玉米深加工能力达400万吨,居全国第一;玉米油年产量达到60万吨、葡萄糖年产量达到180万吨,其中,医用葡萄糖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目前,邹平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2家,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在畜牧产业链条方面要不断延伸,围绕畜禽养殖上下游产业,培育种禽繁育企业9家、饲料生产企业35家、屠宰加工企业6家,形成了集种禽繁育、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分割、肉食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畜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加强农业产业实现循环发展,投资1.3亿元高水平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区20万亩,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原料总利用率达到了99%以上,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了生态效益。

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共同富裕。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康养、文旅等多业态融合,打造了国家3A级景区鹤伴山、国家级水利工程黄河梯子坝、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樱花山等特色景区,齐东古城遗址、九扈印象农村博物馆等“乡村记忆”,沿黄国际自行车赛、水杏采摘节等品牌活动。其次还要加强对共富文章的探索,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关键,将农村基层基础优势与供销社经营服务优势相结合,创新实施“1+4”新型土地经营模式(“1”即党建引领,“4”即合作社+农户+供销社+金融“四位一体”),通过合作经营,既降低了种地成本,又提高了服务质量,亩均收益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试点的5个镇162个村平均增收24.7万元。

下一步,邹平市将紧紧围绕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延链条、树品牌、促融合、共富裕”4篇文章,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延链条。加快推动长寿花年产20万吨功能性食用油脂等项目建设,实现玉米农产品加工规模、技术国内双第一;大力发展纸皮包子、青阳炒鸡等特色预制菜产业,力争年内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达到550亿元。

树品牌。持续放大长山山药、青阳小米、邹平水杏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全力支持郭牌西瓜、和润肉牛等企业发展,争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建立县级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盟,抱团互补、跨区发展、高标服务,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邹平品牌。

促融合。以国有景区免费开放为契机,大力发展田园观光、休闲采摘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水杏采摘节、黄河旅游文化节等文旅节庆燃点、爆点,力争文旅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冲刺滨州第一。

共富裕。加快推广“1+4”土地经营模式到10万亩,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共富农场”“共富工厂”“共富市场”,年内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下村基本清零、50万元以上村达到60%。

邹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奎,邹平市东方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晓峰,邹平市明集镇种植大户刘水波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