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改革动作频频 更多优势资源汇聚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3-02-09 06:43:35 文章来源:同花顺财经

拟收购昌飞集团、哈飞集团100%股权,将实现中航工业集团直升机业务A股整体上市。

此外,中国交建(601800)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交建分拆下属公司重组上市的议案。这标志着中交集团旗下六家子公司的重组上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A股市场最大设计院将有望诞生。


(相关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后,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按下加速键。”华鑫证券研究所所长谭倩说。

“军工央企资产整合正加速推进。”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黎韬扬说,从目前的政策指引和现有案例看,军工央企正在以吸收合并、剥离注入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整合,以期打造一批旗舰型军工央企。

混改上市加力提速

新的一年,央企混改上市也迎来新进展。

“今后三年,中国宝武将大力引入战略投资,推进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所有其他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陈德荣称,到“十四五”末,力争集团内有20家上市公司,形成资本市场强大的“宝武系”。

在粮食领域,2月1日,中粮福临门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为今年央企“引战”首单落地案例,此次“引战”共募集资金约210亿元。

此外,三大航空公司物流板块混改上市进入加速期。继东航物流(601156)成功混改上市后,1月6日,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拟申请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南方航空(600029)旗下南航物流也在准备IPO。三大航空公司旗下的物流公司即将齐聚A股。

中航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表示,国内军工资产证券化水平仍低于国外成熟市场。“十四五”期间,各军工央企资产证券化率有望持续提升。其中,在军工央企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科研院所改制、混改并最终实现资产证券化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当前,国企正在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正是可以利用混改方式实现快速发展的主战场。”知本咨询国企产权研究院院长常砚军认为,可首先在国企科技类公司找到突破点,建立起最优股权结构,把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充分对接起来。对于科技型国企混改,要把彻底的机制改革和管控治理改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用改革来换得新生。

“两类”公司改革向纵深推进

新一轮国企改革新程将启,“两类”公司改革正持续向纵深推进。

作为首批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央企之一,中国宝武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正为新起点,推进“三改五管五强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近日表示,随着中国建材集团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为国企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投资公司作用。继续加强业务板块的专业化整合,加大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全方位优化创新生态。

中国国新也在2023年提出了发展新目标,即要努力打造形成规模大、专业强、分量重、形象优、更加成熟定型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平台。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在2023年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司要围绕丰富完善国有资本“持有、转换、流动、注资”新方式,大力增强各业务板块功能;主动培育孵化,不断拓展公司投资运营的新领域;打造高效管用“协同网络”,更多层次、更大范围促进国有资本跨企业、全市场流动。

一些央企正着力深化改革,向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目标加速前进。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清近日表示,2023年,集团将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着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建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2014年7月以来,国资委先后在央企层面改组组建了中国国新、中国诚通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及三批共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探索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整个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改革。目前19家试点企业的治理机制比较完善、资本运作能力较强。

他指出,下一步试点企业应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提高资本投资运营能力,优化管理方式。加快内部业务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把资源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推动生产经营事项下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上移。丰富资本运营手段与工具,运用基金管理、资产收购、股权投资、专业化重组、IPO等方式,将更多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促进国有资本在流动中提升价值。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