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质量治理 推动县中崛起
发布时间:2023-07-12 09:32:57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资料图)

县域高中是乡村孩子走向广阔未来的桥梁,承载着学子的前途、家庭的希望、教师的尊严、学校的品质和教育的美誉。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是县域办学水平最直观、最明显、最终端的体现,无疑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生源吸引力。县中崛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的多个主体、多种因素、多项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变传统的质量管理为质量治理,不为高考而又赢得高考。相对于简单、线性、刚性、碎片化的质量管理,质量治理更加突出系统性、人文性、融合性、源头性和包容性。

时效上,长短结合,促进县中质量的持续发展。围绕短期、中期、长期的质量目标,采取相应举措,实现精准提质、智慧提质。短期是聚焦高三年级,采取短平快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注重学法、考法指导与训练,加强薄弱学科的辅导,增强迎考自信力。中期是聚焦三个年级,打好学业基础:重视高中三年教育教学体系化的顶层设计并一以贯之。重点有三:一是强化大德育思想,坚持“近一点、小一点、亲一点”,抓实学生的各类规范和习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二是适应新高考、新教材的特点,推行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实现知识的深化、类化、序化、活化,把知识逐步升级为能力和素养;三是重视学与考的研究,规范集体备课,注重知识管理与新老传承,整理形成适切的校本教案、校本作业、校本资料,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长期是聚焦源头改善,提升入口质量:延伸到义务教育学段,实施初中小学强校工程,真正落实十二年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思想。

资源上,内外结合,促进县中质量的自主发展。首先,立足校内,千方百计激发师生主观能动性。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大变量,要重点关注好四个教师群体:第一个群体是校长群体,应提高站位,树立高考育人的理念,立足课堂抓教学,平时不仅要巡课,而且要根据教学需要推门听课,了解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素质如何。第二个群体是年级组长、中层干部,他们承上启下,与一线教师同甘共苦、同频共振。第三个群体是班主任,他们作为班级教学团队的领袖,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至关重要。第四个群体是学科教师,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不找理由找对策,不讲困难讲担当,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成长成才默默付出。在学生方面,我们培育其自我管理品质,倡导每个学生每天发出灵魂三问:今天我投入学习的时间够不够?今天我采用的方法优不优?今天我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其次,善于借力借势,充分引入各类校外、县域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县教研员作为教师的专业伙伴,始终保持服务者、学习者的姿态,始终保持高中一线教师的感觉,始终站在县域高考研究的最前沿,深入学校,蹲点调研,精准指导;家长是学校教育同盟军,应通过家校沟通,最大限度取得家长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县教育局靠前指挥、居中统筹、殿后保障,严格控制进校园项目,减轻教师非教学任务,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引入高校、中学名校教育资源,建立教育共同体,开展结对帮扶,赋能山区教育。

强度上,刚柔结合,促进县中质量的健康发展。采取硬核举措,加强机制建设,如学校的绩效考核应真正体现绩效的导向,合理拉开差距;校长不定期地约谈工作不够尽责、效果不够理想的教师等。采取柔性管理,把管理化作深情的期许。一方面注重教师的人文关怀,倡导劳逸结合、科学拼搏。校长知教师冷暖,懂教师悲欢,助教师成长,激励教师对任教学科保持热情,对工作保持激情,对学生保持温情;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在弘扬传统耕读精神的同时,推行激情晨读、活力大课间,开展适当、适度的励志活动和娱乐活动,提升学生幸福指数。

主体上,普职结合,促进县中质量的整体发展。县中崛起一盘棋,人人都要支持县中崛起。县中崛起的主体是县域普通高中,但职业教育也是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高与职高统筹兼顾,方能相得益彰。在县中崛起的旗帜下,县职业高中自我奋起,趁势而上,搭建普职融通渠道,强化质量管理,在技能大赛省市获奖等弱项提升上有新作为、新突破,促进学生多元成才。

行动上,知行结合,促进县中质量的跨越发展。知,就是高层次地学习,注重外出学习后的内化,转变观念,开动脑筋,增强自信,心往一处想,做到思想不落伍,精神不滑坡,形成提升质量的思想自觉。行,就是高效率地执行,所有的提质举措都要形成闭环,加大检查、反馈的力度,落实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以知导行,以行促知,形成知行合一的良性循环,以扎实的过程管理赢得预期目标的达成。

在县中崛起的路上,暂时落后的县域只要保持知耻后勇的心态,树立奋起直追的姿态,足够勤奋,足够智慧,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后来居上,赶上教育共富的盛大庆典。

(作者系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12日第6版 

作者:陈卓珺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