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0 16:51:28 文章来源:中工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渝中部地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部“脊梁地带”,基础设施发达,承载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是成渝地区除“双核”之外发展优势最为突出、发展潜力最大的后发区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的关键区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刚刚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上两省市做出了加快推动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促进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

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对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意义重大

加快推动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重庆成都相向打造成渝主轴,挺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脊梁”。从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看,依托城市群主要通道,以核心城市串联若干重要节点城市,形成集聚大量人口和产业的发展主轴,是做实城市群的重要抓手。

加快推动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在成渝地区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增强双城经济圈综合承载能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两地树立一体化理念,聚焦重点、聚焦共性、聚焦共赢,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若干重大标志性成果。同时加快推动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地区加快城市发展,将进一步优化成渝地区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提高成渝地区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推动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成渝地区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培育新兴增长极,完善区域高质量动力系统。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构竞争新格局,传统产业格局被打破,新能源、生物医药、氢能等新兴产业格局加速形成,同时国家加快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为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战略纵深广的成渝中部地区吸引相关产业导入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为此,川渝两省市高标准构筑推动成渝地区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大手笔打造成渝地区现代化建设活跃的新兴增长极,有利于在成渝中部地区构筑与成都、重庆中心城市功能互补、相互支撑的高质量动力系统,走深走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准确把握加快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要主动肩负起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主题,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发挥优势、合作共赢,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在成渝中部地区全力培育若干新兴增长极,大力构筑以两大都市圈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为成渝主轴的打造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提供强大支撑。为此,建议体现以下战略要求。

一是坚持服务国家使命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结合。服从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重大生产力布局,抢抓发展机遇,坚定扛起国家重大使命,加快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发挥成渝中部地区独特区位交通条件、产业基础,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在多个方面形成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局面,加快释放示范和支撑效应。二是坚持一体化与特色化发展相结合。强化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统筹部署、对接衔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打造上中下游一体化、韧性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供应链,共建共享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市场运行、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分工合作,推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锻造长板,在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强化特色竞争力,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三是坚持统筹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深度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推进城市体系优化、城乡融合、产业提级、设施完善、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大力提升成渝中部地区整体竞争力、发展内聚力和区域影响力。以川渝合作先行区建设为重点,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在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示范引领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整合和要素集聚,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使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欧阳慧,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重庆日报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