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何超:守住群众的“粮袋子”
发布时间:2023-07-07 15:20:43 文章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风吹麦浪,岁月生香。

夏至过后,商洛市洛南县10万亩小麦收割接近尾声,零星小块麦田犹如一块块金黄色的地毯,点缀在青山绿水中。

6月26日,在洛南县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理事长何超用现金+微信转账的方式,付给履带式小麦收割机机主苏汉收11700元“下湿地”小麦收割费用。何超说,连续降雨使部分地块土壤松软潮湿,轮式小麦收割机无法进地作业。自己通过微信朋友圈联系到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苏汉收,操作履带式小麦收割机进“下湿地”作业,保证全部地块的麦子颗粒归仓。“今年麦子收成好,年底社员的分红一定很可观哩!”


【资料图】

近年来,洛南县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超,坚持科学种地,先后投资500余万元,购置现代化农业机械300余台(件),流转土地400亩,托管土地1600亩,采取“种植+托管”模式,大力推广农业全程机械化,全面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用“种好地、多产粮”的朴素愿望守护希望的田野。

投资设备 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每年收麦季,何超总是奔走在全县各个田间地块,享受着麦田的醇香,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6月15日,在古城镇何村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何超捧起一把刚收回来的麦子,一颗颗地拨弄着,接着又用小麦水分测试仪插入麦堆,仔细察看水分含量。旁边一台大容量小麦烘干机正“火力全开”进行烘干,烘干员忙着向烘干锅炉内添加燃煤,确保“炉火旺盛”。

“农业机械化耍的就是农机具,啥能提升农业耕种效率,咱就是贷款也要买!”何超说。2015年10 月,年仅24岁的何超在合作社张挡民等长辈的提携下,从不幸遭遇车祸离世的父亲何梦尘手里接过了合作社理事长的接力棒,开启了全力以赴投入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这些年,合作社每发展一步,都历尽艰辛!”2019年,为尽快适应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发展需求,何超拿出全部“家底”,又托人找关系贷了一部分款,共筹措到100万元,购置了2台东方红拖拉机以及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具。2022年,何超又投资40万元购置了一次可烘干粮食12吨的烘干设备,解决了在恶劣天气下粮食无法晾晒问题。

何超对自己很节俭,但对农业设备的投入却十分“奢侈”。何超说,这些年来,他先后购置了玉米、小麦联合收割机、东方红--1804拖拉机、深松机、旋播机、采挖机、大型翻转犁、旋耕机及挖掘机、铲车等各种农机具近300台(件),投资近500万元。

在何超的带领下,洛南县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还组建了农机、农技等专业队伍,聘请了县农技中心专家为技术顾问,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全面推进农业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何超也因娴熟精良的农机具操作能力,先后荣获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农业技能比赛收割机操作二等奖、拖拉机挂接农具三等奖。

托管土地 创新农事综合服务模式

夏收时节,龙口夺“食”。6月19日,天刚放晴。早上5点多,何超就开着收割机,匆匆赶往三要镇。他要趁着晴好天气,抢收成熟的麦子。

“这是我们合作社托管的一块麦田。像这种大块地我们一天能收割80到100亩,如果是小块地一天能收50—60亩。”何超娴熟地操作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麦田中穿梭忙碌。

何超说,近些年来大量年轻村民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想种地却力不从心。看着越来越多的优质地块杂草丛生,成为撂荒地,他感觉心里十分难过。何超决定积极开发“撂荒地”,守护群众“粮袋子”。他采取土地流转、承包的方式扩大经营面积,积极探索大块土地“全程托管+半托管”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农事综合服务能力。

“托管分全程托管和半托管两种,其中全程托管包括播种、科管、收获一体化服务,每亩地收取210元。半托管只管播种或收割,播种每亩80元,收割每亩收130元。”何超说,从2018年开始,他们先后托管了灵口、高耀、三要等镇800亩土地的农事服务。何超在发展县境内托管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展县境外市场,先后在商州区进行中药材菊芋采挖和秸秆还田2000亩,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登州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小麦、玉米代收市场及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机械化跨区作业面积达到1万亩。

“农业机械化就是好啊!”古城镇高塬村村民白志贵听说雄风农机合作社有小麦收割机,就赶紧打电话联系,不到半小时,2亩麦田就全部收割完毕。多年来何超始终坚持优质服务、诚信立社,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一句口信......何超就立即为群众提供播种、打药、除草、施肥、收割等各种高质量综合农事服务,在何超的带领下,合作社的综合效益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建立机械化示范基地400亩,半托管耕地1600亩。

整合资源 探索合作共赢管理机制

“小麦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收获后直接晾晒或烘干入库,确保颗粒归仓。”6月19日,在三要镇永坪村小麦集中示范田,合作社农机手何丽丽熟练的操作着收割机,将刚刚收割的小麦“罐”进三轮车。

何丽丽是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2016年在何超的动员下“带机入社”,何丽丽除干完了自家的活,还可在合作社揽活,每年收入超过8万元。在雄风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像何丽丽一样有拖拉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的农户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在何超的带领下,改变了过去自用型的“散兵游勇”作业,大大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

整合资源,合作共赢。何超在发展壮大合作社同时,广泛动员吸收周边农机户、农机手“带机入社”,按照“带机入社、统一调度、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运营机制,对入社农机户实行统一开展操作技能培训、统一组织年度农机检验、统一办理农机具保险及维修保养、统一对外联系作业订单、统一安排调度农机手、统一作业质量标准和收费价格的“六统一”管理,推行农机作业费95%归农机户,5%为合作社发展资金的“5%积累分配法”。

同时,合作社还出台“鼓励社员引进购置新型农机具的规定”,对引进购置新型农机具的社员实行“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合作社补贴购机价格20%”的激励政策,对合作社争取项目购置的农机具和资金,按照社员入社股份比例全部量化到全体社员名下,其资产归合作社共有,形成了“机制灵活、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

“合作社发起时,入社社员7人,目前已达到102人,社员的年作业面积也达到5万余亩,合作社年收入300多万元,年利润100万元,实现了合作社、社员、服务对象合作共赢的局面。”在何超的带领下,雄风农机合作社已基本建成了集农业机械化作业,农机维修保养及零配件供应,新机具引进推广,农机安全操作培训及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陕西省创建“平安农机”示范社。

科学种地 全面推动粮食增产增效

5月7日,立夏第二天,天阴沉沉的,偶尔飘过零星雨滴。何超在三要镇永坪村参加完全县小麦条锈病防治暨“一喷三防”工作现场会后,没过多停留就赶紧回到合作社经营的400亩机械化示范基地,查看麦子生长情况。

何超不顾刚下过雨的泥泞,沿着田埂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仔细观察麦穗饱满度,查看小麦是否有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还不时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立夏时节,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温度升高,需水量增加,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高发。一定要做好喷药防治工作,才能确保小麦产量不受影响。”

从立志耕耘家乡这块养育他的热土那一刻起,何超一颗心就全部用在了科学种植粮食的实践中。他一边认真研读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一边向在农事上有经验的长辈们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县农技中心组织的各种农业种植技术培训。通过“学习理论——种植实践——总结要领”三个环节的循环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何超“种地”种出了名堂,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成为洛南县推动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的引导者、实践者,用行动带动周围农户落实“藏粮于技”。

“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必须依靠科技,推行全程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实践,何超已探索出小麦、玉米、大豆等本地主要农作物从耕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彰显农业机械化的优势,推动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多年来,何超用勤劳和汗水浇灌着他走过的每一块田地,用专业技能和科技呵护着每一棵庄稼苗,享受着轰隆隆的农机与金灿灿的麦穗带来的每一丝喜悦。“国家对种粮大力扶持,种好粮有底气,我这辈子就一个心愿,就是要种好地、多打粮,把饭碗牢牢端在咱们自己手里。” 何超说。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周廷 通讯员 冯江慧 陈晓锋

编辑:李晓云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