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打好防汛防灾“主动仗”
发布时间:2023-08-10 16:12:40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解敏/文

近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多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出版业物流重镇涿州,近百家出版社及出版商图书库房被淹,书库内大量书籍被洪水没过、浸泡在淤泥中,现场一片狼藉,损失惨重。有书商称,这是25年来遭遇的最具毁灭性的打击,让广大爱书人揪心不已。


(资料图)

眼下正值全国各地防汛最吃劲阶段,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警惕麻痹大意、侥幸过关的心理,增强防灾意识,让各项力所能及的防灾措施跑在灾害天气之前。上海现已进入主汛期,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台风、高潮位等风、暴、潮、洪都有可能突袭,防汛防台乃至整个防灾体系随时面临严峻考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通讯员 徐欢 摄

7月21日,上海遭遇暴雨突袭,多个路段地面高位积水,幸好全市上下紧急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保障,道路、立交积水很快排除,未造成明显灾情。此后的5号台风“杜苏芮”、6号台风“卡努”都未对上海造成直接影响。

虽然当前上海的防汛情况总体平稳,但其他地方的灾情时刻警醒着我们,唯有未雨绸缪、研判在先、部署在前,宁可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方案想得更周全一些、提前预置相关应急力量,才能确保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

防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靠的是多部门通力合作,背后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预警体系是防汛防灾的前沿阵地。技术赋能可以让预警信息更精确、及时地传递给公众,提高人们对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自动监测积水动态、机器人为管道探伤、信息实时共享、智能调度指挥、多部门联动响应……从一台监测设备到一块信息大屏,如今的上海防汛体系越来越智能,“科技+管理”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而应急响应能力则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能否及时、有效地救援。组织群众参加日常演练、培训专业救援人员、提前准备救援物资预置抢险力量等,都是不断提高群防群控、抢险救灾能力的“必修课”。

预防自然灾害,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更要每一步都想在前面、备在前面、抢在前面。无论是防汛防涝,还是抵抗台风,为的都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汛防灾,责任重于泰山”,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的昭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树牢风险意识,将防范之弦绷得更紧、应急准备做得更细,筑牢防汛防灾安全防线。只有齐心协力,打好防汛防灾“主动仗”,才能守护好美丽家园。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