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去年涉及千亿美元“黑钱”的瑞信账户泄露事件,已被瑞士发起刑事调查
发布时间:2023-02-04 06:32:01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2月3日周五,瑞士总检察长办公室证实,已针对2022年瑞士信贷近2万个账户信息泄露事件,对其肇事者启动刑事调查和诉讼,不过对信息泄露负责的个人或组织身份仍然未知。

据悉,该案涉嫌的罪名包括违反瑞士银行保密法、对瑞士信贷公司造成损害,以及向外国组织或其代理人提供机密商业信息。其中,涉嫌企业间谍活动被视为“政治违法行为”,令该项调查需要得到瑞士联邦政府的批准。


【资料图】

瑞士检察机构表示,他们是在收到正式投诉后采取了上述行动。瑞士知名的全国性德语日报《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援引消息人士称,瑞信正是投诉者,在经历了一系列丑闻与重大损失后,该银行正在努力重返正轨。瑞信则称,不对正在进行的诉讼发表评论。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去年2月,瑞信逾1.8万个账户信息被匿名信源泄露给《南德意志报》,并扩散到46家西方主流媒体,随后由国际反贪腐组织“有组织犯罪和腐败报道项目”(OCCRP)协调调查,最终以名为“瑞信秘密”的一系列报道见诸报端,直指瑞信账户客户涉及严重犯罪的证据。

报道称,这些账户共涉及3万个人和公司实体(一些账户由多个客户共同控制),一些账户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最近的明细数据可以追溯到2010年代中期;涉及的隐匿财富超过1000亿瑞郎(约合6881亿元人民币),每个账户平均持有750万瑞郎,近200个账户价值超过1亿瑞郎,十几个账户的价值更是高达数十亿。

而这些账户的持有者不乏早已被定罪、或接受了制裁但银行账户还开放的罪犯、多国腐败官员和毒品走私犯,他们都曾是瑞信这家瑞士第二大银行的客户。

这次泄密涉及的瑞信客户居住地分散在120多个司法管辖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多是委内瑞拉、埃及、乌克兰和泰国等长期以来与政治和金融精英们在海外隐藏财富作斗争的国家,不少国家尚未加入全球征税数据交换协议CRS。当时有媒体评价称:

瑞士仍保留着世界上最保密的银行法之一,“瑞信秘密”项目罕见地让人们了解到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瑞士已习惯于暗箱操作,在许多知名罪犯被起诉或定罪后仍长期为这部分客户服务。它还揭示了瑞士著名的银行保密法是如何促进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有分析认为,如果瑞士政府支持相关刑事调查,将突显瑞士为保护银行保密制度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但也可能加剧国际社会批评瑞士倾向于起诉举报人、而非调查泄密事件揭露的犯罪活动。

OCCRP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银行保密制度在瑞士刑法中的重要地位,该国检察机构的决定令人失望,但并不是一个意外。不过这似乎说明瑞士在为有组织的犯罪和腐败活动提供支持,毕竟账户信息泄露的“吹哨人”明显让社会公众受益更多。

还有人指出,这将是瑞士国家形象的公关灾难,尤其是如果参与调查黑钱事件的媒体人被单独起诉的话。此前瑞士检察官便对几位当地银行雇员不依不饶,理由是违反了银行保密法,但这些吹哨人揭露的信息直接导致了法国和德国进行重大税务调查。

去年,瑞士信贷曾称,大约90%的被泄露账户已关闭或正在关闭,并指责参与报道的媒体在共同努力诋毁瑞士信贷,并试图抹黑整个瑞士金融市场。

当时确实有评论认为,本次泄密事件的影响可能远不止瑞信一家银行,甚至是威胁到整个瑞士银行业的信誉。作为对泄密事件的回应,欧洲议会中最大的政治团体欧洲人民党呼吁欧盟委员会考虑将瑞士列为“高风险洗钱”国家。

过去两年,瑞信的声誉遭受重创,遭遇多起法律诉讼,财务状况也屡受质疑,公司股价屡创新低。2022年底,客户从瑞信的财富管理账户中撤走数十亿美元,不少人转投到竞争对手瑞银集团UBS,令后者的去年四季度税前利润同比激增23%。

华尔街见闻曾介绍过:

1934年的《瑞士银行法》规定:瑞士银行一律实行密码制,为储户绝对保密;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甚至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有犯罪行为。

1977年,这种保密制度开始从法律上生效。瑞士银行声称,“只要你踏入银行,与其发生的一切都将是你的秘密。即使你没有办业务,或是你已经取消了账户,你的个人信息仍然是秘密”。

得益于银行保密法,瑞士的银行得以吸收到世界各地的巨额资产。数据显示,瑞士的金融机构管理着约7.9万亿瑞郎的资产,其中近一半属于外国客户。其中,瑞信管理的资产超过1.6万亿瑞郎,是瑞士最大的银行之一,仅次于瑞银(UBS)。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