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形势风云变幻,经济面临多项挑战。迈入2023年,中国经济将如何运行,A股又将何去何从?澎湃新闻推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途”《首席连线》2023跨年市场展望,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解读。
(相关资料图)
近日,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做客澎湃新闻《首席连线》节目,就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展望。2017年至2022年,郭磊团队连续六年获评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超额储蓄释放,会对消费斜率形成支撑
2022年,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遭遇了不少“风浪”,如极端高温天气、疫情局部反复等,海外的地缘冲突、流动性收紧等。
郭磊指出,整体来看,去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有四大线索:一是海外货币政策退出,二是地缘政治和能源缺口,三是疫情反复和国内经济承压,四是政策稳增长。
“这四个线索的交替出现,分别影响了成长类资产、资源类资产、消费类资产和价值类资产。到了2022年底,政策推动扩大内需已经具备必然性。一方面,是经济增速已经明显低于中期目标和就业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地方财政不具备可持续性和出口下滑。”郭磊说。
郭磊表示,扩大内需战略既会稳投资,也会推动消费修复,共同作用下2023年经济将走出谷底。
“其中,扩投资方面,包括稳地产、拖基建、拉制造业,对应的将是固定资产投资在2023年的修复。消费方面,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是居民生活半径的逐步打开,过去三年居民部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超额储蓄,未来随着收入预期好转和消费环境打开,超额储蓄的释放,会对消费斜率形成支撑。”郭磊说。
投资仍是经济增长重要支撑
全年的GDP增速目标,对接下来的经济运行往往起到“风向标”作用,一直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相关政策迎来边际优化后,2023年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哪个将成为2023年宏观经济的“主引擎”呢?
对此,郭磊认为,两方面综合来看,2023年国内经济的GDP增速,预计会在5%以上。一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整体好转”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就业目标也决定了这个水平。
“具体而言,2023年投资仍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GDP要实现5%以上,投资不能低于5%。消费是边际变化最大的,预计今年将逐季修复,年末可能至0.5%左右。”郭磊说。
不过,郭磊进一步指出,出口可能成为2023年经济的一个拖累因素。今年欧美经济增速继续回落的大背景下,预计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速将低于2022年。
货币政策需要边际扩张
政策面上,郭磊认为,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将是积极财政的三个着力点。预计2023年赤字率可能会小幅提升,专项债有望维持较为积极的规模,财政贴息政策也会得到重视。
“其中,财政贴息在实践中一般会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比如对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贴息等。”郭磊说。
郭磊进一步指出,2023年的目标赤字率,有望较2022年的2.8%小幅上行至3.0%至3.2%左右。一方面,符合积极财政的稳增长需求,体现赤字率的信号意义。另一方面,也符合财政跨周期调节的中期衔接特性,避免快速扩张带来的地方财政压力。
“这一赤字率前提下,对应的赤字规模预计约在3.8万亿元至4.2万亿元,较2022年多增加5000亿元至8000亿元,大部分仍由中央财政承担。其中,目前较为明确的增量资金之一,是2022年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所支持的基建项目的后续跟进资金,估计有望达到1.5万亿元。”郭磊说。
货币政策方面,郭磊认为将保持“精准有力”。2023年宏观面的主特征之一是外需回落,政策启动了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而出口部门对融资敏感度低,内需部门对融资环境的依赖度更高,因此扩内需决定了央行货币政策需要边际扩张。
随着居民生活半径打开,地产将有所改善
2022年末,房地产行业的第一、二、三支箭陆续落地,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渠道给房地产输血。
对于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运行,郭磊表示,目前地产销量下行已经反映了代际需求切换,由于地产具有服务业类行业的特征,随着居民生活半径打开,地产也将有所改善。
“整体来看,地产政策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负债表的救助,主要任务是保交楼、稳融资、平抑信用风险。”郭磊说。
郭磊指出,第二阶段则是利润表规则的长效机制,它的核心是既推动多元化供给,又支持改善型需求,形成新的、稳定的市场结构,即“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第一阶段,将有效化解房地产的行业风险。第二阶段,将改善市场主体的中长期预期。”郭磊称。
郭磊进一步指出,对固定资产投资而言,2022年房地产是一个重要拖累,但随着地产政策的不断叠加,特别是去年三季度末以来,地产政策向供给端的转型,对应着未来地产领域企稳概率的显著上升。
美联储加息或至今年二季度
2022年,海外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联储的加息,给国内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2023年相关情况将如何呢?
郭磊预计,美联储的加息脚步或将行至2023年二季度,终端政策利率可能在5%至5.25%的区间。同时,由于核心通胀较2%的通胀目标仍有距离,二季度后美联储仍会维持高政策利率至2023年的第四季度。此外,欧央行或也会在今年年中之前结束加息。
“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相关性看,2023年美元上行动能将大概率减弱,人民币的均衡稳定更具备有利条件,货币政策顾虑也会相对更少。”郭磊说。
需关注四方面不确定性因素
风险方面,郭磊提醒,2023年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情形,包括疫情的短期冲击、地产持续收缩、全球能源缺口及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如果这些线索中出现了明显超预期的因素,宏观框架便需要修正。
“首先,需要提醒的还是疫情风险,未来经济会逐步走出疫情,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假若出现阶段性的波折,对宏观面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扰动。”郭磊表示。
郭磊进一步指出,目前海外整体仍处在一个高通胀高利率阶段,未来美联储在长期中的动向,可能并非是单边的,因此阶段性表述也会对全球资产预期带来扰动。
“2023年,稳投资是较为重要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中,需要把房地产投资大致带回至零增长的水平。不过去年地产投资在微观方面,有着地产企业拿地相对较少的问题。因此,房地产接下来的发展,相关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郭磊表示。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外资买爆!近500亿杀入A股这一行业被净买70多亿拐点已至?】本周,北上资金再度巨额净买入485亿元,为历史第2大周净买入。历史上总共有4次周净买
1月20日,A股虎年行情收官,三大指数全线飘红。沪指涨0 76%,深成指涨0 57%,创业板指涨0 56%。板块方面,电信运营涨幅居前,周期股集体走强,而高位
1月17日,通达动力再度强势涨停,9天7板暴涨117%。当晚,深交所紧急下发关注函,要求补充说明相关事项。
中证网讯(记者董添)1月20日,记者从神州信息获悉,银行业逐步将碳金融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将新兴技术运用到碳金融业务发展中,搭建平台、拓宽场
1月20日,泉果基金旗下首只公募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自2022年10月18日成立后,首度披露季度报告。
1月20日,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海旗下三只基金披露2022年四季报,在管总规模小幅下降。
1、 别人做错事之后,你会没完没了的讨要一个说法吗?: A、完全不会2、 B、偶尔会的3、 C、应该会的4、
同为股份01月20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 00%,收盘价为12 21元。该股于下午2:18:00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41分59秒。其涨停封板结构一
禾盛新材01月20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9 99%,收盘价为10 35元。该股于上午9:31:30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1次,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55分44秒。其涨停封板结
华尔街当下最拥挤交易之一:做多中国
秘鲁动乱影响供应,铜价“火上浇油”
得益于宽绰的内部空间,MPV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家庭出行和商务出行场景。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MPV市场热度也在近两年水涨船高。在目前的商务MPV领域中,广汽传祺M8的名声一直响彻在外,可谓声名远扬。而就在上半
1月20日,中欧基金披露了研究总监周蔚文在管的中欧新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2年四季报。
1月20日,富国基金副总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LOF披露了2022年四季度报告。
【收盘播报】A股迎来虎年收官战,沪指上涨0 76%,深证成指上涨0 57%,创业板指上涨0 56%。贵金属、能源金属、教育板块涨幅居前,证券板块走弱。北向
如何抓好今冬明春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达州市
12月16日,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市场监管领域今冬明春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下属各部门从2022年12月16日起至2023年3月15日,全面聚焦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
《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发布 中国对外
金港高速公路连接柬埔寨首都金边和该国最大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是中国路桥按建造—运营—移交模式投资的项目,采用中国设计及质量标准,横跨5个省份,全长187 05公里,双向四车道。金港高速公路通车后,从金边到
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工业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2022年1至10月,浙江省宁波市811家汽车制造业规上工业总产值2646 8亿元,同比增长14 2%。图为11月19日,工人在领克汽车宁波梅山工厂的总装车间作业。今年以来,受疫情多发散发、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国内工业
14家券商获首批个人养老金代销展业资格 多家券商透露
11月1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共37家机构入围,其中券商14家,银行16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7家。14家券商包括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中金财富和长江证券
北京再担保承保规模超6000亿 覆盖中小微企业超过16万
北京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再担保)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成立14年来已累计承保规模超过6000亿元,覆盖中小微企业(农户)超过16万户次,积极推动北京市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北京再担保2008年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