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精选!边风炜:公募近40%的持仓占比 成长股故事很像60年代的美国
发布时间:2022-09-18 15:50:51 文章来源:大众证券报

A股40%的集中持仓,成长股的故事……价值与成长的争吵,真的很像60年代的美国。此时回响在我耳边的依然是那句“投资永远不是智商的比拼,而是理性的较量”……


(资料图片)

本周A股市场与美股出现同步调整,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在高企的通胀面前更为坚定,这也吓坏了全球依赖流动性的资本市场。

我们的新能源行业在本周出现了崩塌式的下跌,其背后是公募近40%的持仓占比,看到这一数字时我是极其惊讶的,这意味着“赌徒式”的极致,其对市场的影响恐怕也将前所未有,很多事都不敢继续往下想。

此时突然回想到以前所看的一些书籍中提到的两个大人物,一个是众人皆知的巴菲特,还有一位是比巴菲特还大一岁的在60年代极为出名的美国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蔡志勇,他在当年红遍华尔街,而他所在的富达基金也就是后来华尔街另一位天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工作的地方。

彼得·林奇在书籍《战胜华尔街》中专门说道,因为他母亲一直购买蔡志勇的富达基金,因此这个神秘的中国人是他的偶像,也因此而加入了富达基金。但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巴菲特与蔡志勇的互怼,或者说是巴菲特在60年代多次在致股东信中对蔡的嘲讽,不过那时蔡的名气可要远大于巴菲特。

蔡志勇是上海人,50-60年代在华尔街叱咤风云,以追强势股、高换手、追涨杀跌而闻名,由于美国股市的亢奋,他有一段时间的收益很好,也因此获得了媒体、持有人的追捧,据描写,“他总是打扮得无可挑剔,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冷漠地仿佛跟佛像一样,精明决断的表现无可挑剔。他在各个股票间游刃有余,不过他与这些股票的关系绝不是婚姻或哪怕试婚,而更像一个与戏子混在一起的浪子。”那时候,蔡买什么股票,马上这个股票就会大涨,有点像多年前A股的王亚伟。

在《沸腾的岁月》一书中专门描写了那个“go-go-years”高换手年代,这样的做法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式完全不同,也许这就是他们恩怨的根源。

蔡志勇那几年成名的业绩受到老板青睐,并因此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并最终自己成立私募,也广受追捧,他的成长风格基金在当时真的风靡一时,直到60年代末。

当市场转入熊市,他的基金也开始急转直下,一切的一切都渐渐归零,1968年之后,只是巴菲特事业的开始,却是蔡志勇结束的开始,原来所有的光环都只在牛市里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基金的故事。

回到A股40%的集中持仓,成长股的故事,30年的基金发展之路,对于明星基金经理的偏爱,价值与成长的争吵,真的很像60年代的美国,此时回响在我耳边的依然是那句“投资永远不是智商的比拼,而是理性的较量”。

可是理性似乎是投资中最难逾越的一道坎,无论是个人还是基金经理,不过最终理性会战胜市场。

(作者为国泰君安上海研究总监)

(文章来源:大众证券报)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