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多地经济:勇于“挑大梁” 发力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02-07 17:59:05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白舒婕


(相关资料图)

中国商务新闻网翻看31省区市2022年全年GDP成绩单,总量、增速皆有看点看总量,广东、江苏、山东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2022年GDP依次为129118.58亿元、122875.6亿元和87435亿元。看增速,16省份跑赢“全国线”,其中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均为4.7%。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和四川等经济大省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升,为全国稳经济发挥支撑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期,全国各地两会在总结去年成绩的基础上,明确了2023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勾画了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专家认为,各省区市经济的强劲表现凸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今年各地经济向好稳中有进态势有望延续,特别是消费、外贸、投资方面具备一定的后发增长潜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多地经济发展量增质提

2022年,广东GDP同比增长1.9%,逼近13万亿元;江苏GDP首次突破12万亿元,连续3年跨越3个万亿元大关;山东与浙江分别位于8万亿元和7万亿元的阵营;中西部经济大省河南和四川也实现了新突破,GDP分别超6万亿元和5万亿元。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5%,稳定发挥了全国发展“压舱石”作用。

“过去一年,多个大省经济规模有所突破,在外贸等方面亦不乏亮点,凸显了韧性和活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进出口总值在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结构也不断优化。例如,广东出口商品增势良好,新能源产品大幅增长,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分别增长4.7倍、45.3%、42.6%。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是浙江外贸发展的一大亮点,去年浙江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分别增长26.8%和24.0%。四川汽车制造业贸易额增速高于全省外贸增速近15个百分点,整车贸易伙伴遍及全球超160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是外贸,许多省份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持续发力,也收到了良好成效。福建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省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7.1%、13.7%;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成为福建的新增长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一批稳投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江西则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着力夯基础、添动力、增后劲,在发展中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组建了24个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40%,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经济发展动力更充沛,后劲更充足。

新年增长潜力令人期待

春节假期后,各地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新年的新气象在机器轰鸣、工地喧腾的场景中不断凸显。记者细览多个经济大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GDP增长预期目标明确落在纸面,增速令人振奋。其中,广东、山东、浙江的目标均在“5%以上”,江苏为“5%左右”;河南、四川则将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分别定在了“6%”和“6%左右”。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增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经济大省和有条件的省份勇挑大梁,力争为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好基础的担当。同时,这也说明当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各地区正抓住机遇期奋力冲刺,稳中求进。

具体怎么干?承担“挑大梁”重任的各经济大省以“强信心”吹响新春号角,推动“三驾马车”引擎加速启动

江苏省强力释放“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信号,要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力促一季度开工生产实现“开门红”;广东提出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6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一批国内外品牌消费集聚区;浙江启动“千项万亿”工程,即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等九大领域,每年滚动谋划推进1000个以上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同时提出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左右;山东在发展动力上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立足自身禀赋,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今年将出台数字四川建设方案,实施国家“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河南则发布了《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依托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打造全省首个RCEP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同时印发《2023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为2023年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发力点……

“当前外部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经济大省更要保持定力增强韧性,为稳定经济大盘贡献更大力量。”江瀚表示,下一阶段各地应稳定市场主体信心,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