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外资化工企业做优产业发展文章
发布时间:2022-11-04 09:37:15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晏澜菲


【资料图】

中国商务新闻网从巴斯夫“豪掷”百亿欧元在中国湛江建设一体化基地,到科思创投资数千万欧元在上海一体化基地新建两座分别生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和弹性体的工厂,再到英力士和中国石化共同运营上海赛科、按股权均分比例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利用英力士技术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越来越多的外资化工企业抢滩中国市场,布局化工行业。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化工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外资化工企业作为中国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促进化工产品贸易发展、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外资化工企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化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2021年以来,在全球化工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过程中,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驱动,在华外资化工制造企业持续加大化工项目投资,并积极加快技术研发和绿色低碳转型。

在化工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FTE)和研发项目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6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17.9万人年,到2020年增长至18.1万人年,研发项目数也从2016年的29675个项目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49404个项目,年均增幅达10.7%。其中,规模以上外资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研发力量在持续强化和提升,一批跨国化工企业持续在中国设立、启动或升级研发与创新中心,积极推动研发本土化,对化工研发创新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外资化工制造企业纷纷加快通过成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清洁生产等方式加速化工生产绿色化转型。部分外资化工制造企业专注于研究低碳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通过与国内化工企业合作,推动低碳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和实施,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一些外资化工制造企业积极推动绿色工厂建设,通过采用新能源发电设备和使用低碳技术等,推动化工产业链碳减排,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发展。

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2》显示,尽管受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在华外资化工制造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趋势。2016年-2020年,虽然外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营收从18339.7亿元下降至14527.5亿元,呈现下滑趋势,但利润总额却实现了增长,从1358.4亿元增长至1408.2亿元,营收利润率也从7.4%同步提升至9.7%。人均收入方面,实现了从263.8万元/人到300.2万元/人的增长,远超于同行业企业平均水平,表明外资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强。

无论是持续加码中国市场还是实现利润增长,外资化工企业在华实现稳定发展与中国支持化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密不可分。

2021年,中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强化化工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推动和引导化工制造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化工产业绿色化改造,实现化工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这些政策对推动外资化工企业围绕化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化工新产品、发展绿色制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为鼓励外商投资化工产业,中国持续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涉及化工产业,促进外资企业投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化工产品生产领域和化工原材料开发领域。《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包括的化工产业条目从2019年的22条增加至2020年的34条,《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则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修改的条目较多,共有26条,增加了林业生物质能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生产及应用,以及石化化工原料低碳升级工艺(包括电驱动乙烯裂解;逆向水煤气变换和部分氧化的工艺,将二氧化碳与轻烃作为原料转化为一氧化碳)等条目,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生物质能以及化工原料低碳转型领域。

中国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在积极推动化工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也着力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和拓展。2022年4月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开发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促进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这些政策引领外资企业加快在华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并对其在中低端、高能耗等化工制造业务进行调整,以满足中国化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