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2-10-18 08:45:59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召开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会上表示,近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4%。有专家表示,我国有意识地主动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能源消费强度开始下降,而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则保证了在低碳转型同时,经济的稳定增长。

十年累计降低26.4%

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

分品种来看,十年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增速平缓,煤炭消费年均增长0.3%,石油消费年均增长3.9%;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10.5%,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3%。

从占比情况来看,2021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低到56%,下降12.5个百分点;石油占比由17%上升到18.5%,提高1.5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占比大幅提高,天然气占比由4.8%上升到8.9%,提高4.1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由9.7%上升到16.6%,提高6.9个百分点。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体现了我国改变“一煤独大”能源格局已见成效,天然气和新能源逐渐成为主力的路径逐渐出现。加大绿色低碳和新能源的使用力度就要多领域、深层次地进行能效提升和降低单位用能排放,要加快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低碳新能源产业。

“能源消费转型过渡需要有安全、可靠的基础性能源供应作保障,要做到化石能源燃烧、燃煤火力发电和新能源出力的优化组合,在能源供给畅通的前提下,新旧能源做到双轮驱动、差速平衡下的协调、互补式发展。”祁海珅说。

主动下调能源消费增速

能源消费按人平均的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能耗越多,国民生产总值就越大,社会也就越富裕。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化阶段初期和中期能源消费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不过,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能源消费强度开始下降。

“在工业化阶段的初期,产业结构比较粗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在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非常低,因为产品增加值非常高,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双碳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主动要做。”任京东说。

林伯强认为,中国有意识地主动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速,会加快我国GDP增长和能耗脱钩的速度,未来GDP的增长不再需要能源资源的支撑,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祁海珅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用能要逐步电气化、电力能源生产也要清洁化,这是全社会低碳转型和能效提升的重中之重和必选路径,这也意味着很多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也需要重新构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高能耗设备,工业生产资源需要深度优化配置,尽快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径。

减碳并不是简单的减量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标准化、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能效相关标准、健全完善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六项重点任务。

《计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

到2030年,建立起结构优化、先进合理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紧密协同发展,能源标准化有力支撑和保障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我们需要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一是要把工业高碳行业转向低碳;二是要遏制高消耗、高排放的项目发展;三是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国务院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说。

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相关方的长期探索来平衡。赵华林也认为,减碳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能源减量。而是立足国情,先立后破,先加强可再生能源建设,再进一步限制煤炭的生产。“我们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条路我们是越走越宽阔,我们越走信心越坚定。”任京东说。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