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亮点!韩国8月外贸逆差创十多年来新高
发布时间:2022-09-09 09:57:40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资料图)

中国商务新闻网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韩国对外贸易逆差规模高达94.7亿美元,为十多年来新高。作为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韩国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于揭示全球经济景气程度具有一定指向性作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宁远认为,韩国对中国贸易已是连续数月呈现逆差,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经贸合作的走向值得深入思考。

韩国近期出现贸易逆差,原因主要有这样两点。

一是科技产品(特别是半导体)出口锐减,导致8月份出口增速下滑至6.6%。分项来看,作为韩国出口收入最大来源的半导体8月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了7.8%,是26个月内首度减少;计算机(同比下降30%)、无线通讯设备(同比下降20.7%)、显示器(同比下降5.7%)等产品出口同样遇冷;汽车出口仍保持相当的韧性,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35.9%,但美国推出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动车税收优惠措施的规定又令韩国汽车出口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9月份韩美两方的协商结果值得关注。

二是能源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及韩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韩国能源与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而全球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推动进口成本上升,8月份韩国进口金额达661.5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28.2%。此外,在美联储强力加息背景下韩元大幅贬值,拖累进口表现,未能给韩国出口带来扩大效应。截至9月2日收盘时间,韩元兑美元汇率已跌破1360关口,若美联储继续加息,韩元疲软持续,韩国恐陷入贸易逆差与外汇下跌这样的恶性循环。韩国央行调查局国际贸易组7月29日发布题为《全球经济衰退对韩国出口的影响》的报告,认为韩国今年下半年出口将持续低迷。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韩国出口下滑将对其长期经济增长动能形成严峻考验。

韩国出口疲弱或映射出全球经济需求不足的问题。韩国经济外向型程度很高,对全球需求较为敏感。6月份以来,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及相关运价指数同步走弱,韩国出口增速显著放缓,连续3个月低于10%。具体来看,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从今年5月起持续下滑,7月跌入荣枯线以下水平,8月仅为48.2%。8月份,美国ISM制造业PMI出口订单指数为49.4%,自2020年7月以来该指标首次跌入收缩区间,欧元区、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PMI出口订单指数也均跌入收缩区间。运价指数方面,自7月起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均下跌,国际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运价走弱,表明全球需求走弱的程度要高于供给端。

韩国对华贸易首现连续多月逆差,双方商品贸易结构改变是关键性因素。根据韩方统计数据,今年5月以来韩国对华贸易连续3个月处于逆差状态,5至7月逆差额分别达10.99亿美元、12.09亿美元、5.96亿美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中国在新能源以及半导体等领域出口增加,使得中韩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调整。再看新能源方面,中国对韩国的新能源相关产品出口显著增加,今年前7个月韩国对华贸易逆差最大的产品分别是锂离子电池、前驱体(镍、钴、锰化合物)、便携式数据处理器(笔记本电脑等)、氢氧化锂,其中三项(便携式数据处理器除外)均与新能源产品密切相关。而半导体方面,此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半导体出口目的地,而近期中国向韩国出口半导体数据大幅增长,韩国国际贸易协会(KITA)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半导体产品激增40.9%,引起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据悉,KITA正在紧急编写报告分析韩国对华出口不振是否意味着两国贸易结构走向固化。

未来,中韩将着力升级经贸合作模式,第二阶段中韩自由贸易谈判(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深化两国合作提供广阔空间。中韩FTA已运行多年,是两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今年7月,中韩FTA第二阶段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中国首次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高水平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磋商,FTA升级谈判完成并落地,将进一步提升两国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程度,惠及两国更多企业。RCEP的优势在于覆盖国家范围更广,中韩两国不仅可以巩固现有合作基础,还可在区域内第三方市场展开更多合作。

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世界政经局势,中韩两国要用好前述贸易协定带来的新机遇,在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展开实质性合作,坚持多边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大方向,共同维护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畅通,推动中韩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