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要闻】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山水都市 重庆城市更新提升计划出炉
发布时间:2022-08-08 19:35:39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中国商务新闻网为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山水都市,发挥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城市职能,8月8日,《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正式出台。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主任岳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总体目标,着力提升重庆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韧性等5个水平和城市经济、生活、生态、人文等4个品质,以增强国际知名度,全面打造城市建设发展“升级版”。

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庆特色、高点定位,《行动计划》部署了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城市交通水平、城市韧性水平、城市经济品质、城市生活品质、城市生态品质和城市人文品质九大任务,并从生态宜居水平、基础设施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安全韧性能力、智慧城市特征、城市人文魅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目标。

“智慧”赋能互联互通水平与韧性


(资料图片)

针对提升城市交通水平,《行动计划》明确重庆将畅通多向出渝大通道,合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实施轨道交通“1000+”成网计划,提速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马路上的老城区”,提质重庆的到达便利度。

目前,重庆高铁通车及在建里程超过2000公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000公里、建成1200公里,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公里,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达到7000公里、山城步道达到900公里。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雷旭东表示,为保障市民日常出行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十四五”期间,重庆还将开展路平整治、人行道完善提升、隧道口环境提升等工作,并推进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持续优化道路空间环境,促进“车畅其道、人享其行”。同时,加强城市开敞空间连通性,依托城市山体、滨水岸线大力推进山城绿道建设,将城市公园、自然山体、湖泊水系、历史文脉等有机串联,为市民低碳出行和休闲健身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据介绍,今年重庆已完成92公里路平整治和805公里人行道完善提升;实施绿道建设100公里。

做靓生态人文名片营造品质消费环境

《行动计划》把城市功能提升放在首位,从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续增强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城市布局优化、集约发展、精明增长。同时,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在优先满足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品质的再提升,发挥城市功能的最大效益,让城市“内外兼修”“表里如一”,更好地满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需要,增强商业活跃度,激发消费繁荣度。

其中,在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方面,重庆将持续推进“四山”保护提升,做靓“两江四岸”城市主轴,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城市人文品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书香气、文化味”。

据悉,“两江四岸”作为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近年来建成开放九龙滩、磁器口老码头、大鱼海棠广场等重要节点,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杨治洪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将围绕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立体城市景观带”目标,从3个方面做靓“两江四岸”主轴。

一是全面贯通109公里滨江岸线。重庆将通过实施完成滨江贯通工程等30个项目建设,实现滨江岸线功能、环境、生态、交通等方面系统提升,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二是精心打造长嘉汇、艺术湾城市功能名片。重庆将以“一门、一石、一嘴”为突破口,打造历史人文风景眼、山水城市会客厅、商业商务中心区,实现长嘉汇大景区高品质发展。同时,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打造美术半岛、音乐半岛等。

三是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重庆将重点推进悦来滨江休闲道、悦来庄稼、卢作孚片区更新等重点项目,打造“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便捷游憩秀带”。

根据计划,重庆到2025年,城市更新提升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走出一条重庆特色的城市更新提升道路。(刘宇凡)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