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精选!中国光伏企业保供稳链“逆风跑”
发布时间:2022-07-19 06:38:03 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中国商务新闻网今年是美国商务部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作出“双反”裁决的第十年。10年前,中国光伏产业遭遇至暗时刻。10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逆风前行,浴火重生,蹚出了一道可歌可泣的转型之路。

当前,光伏产业上游硅原料供应短缺引起下游组件制造商生产受阻。特别是伴随乌克兰危机爆发,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供应紧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遇到新的课题。面对挑战,中国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多元化布局,全力确保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制裁损害光伏产业链

上游硅料厂商利润暴涨,下游组件制造商叫苦不迭,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链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刻。

7月1日,一组主流光伏组件制造商的停产时间表在坊间流传,其中包括隆基、晶澳等大型企业。但与此同时,包括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在内的硅料“四大天王”得益于硅料涨价和需求旺盛收获了不错的财报数据。

业内人士认为,受减碳以及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市场对光伏的需求旺盛,而部分上游硅原料厂家由于检修停厂等原因减产,使得硅等原材料供应短缺,价格飙升。

当前,乌克兰危机引发全球对光伏新能源需求大增,供需矛盾快速凸现,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更加受到全球关注。2021年,中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光伏制造环节的产量占全球比重均在75%以上。

对于全球光伏产业链布局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当前全球光伏产业的布局既与资源要素禀赋有关,也与美方单边制裁以及发动‘双反’产生的后遗症有关。”

白明进一步表示,中国在光伏发展方面有成本较低、技术创新力强以及产业和市场规模较大等优势,美方的打压措施不仅没能保护其产业,反而由于禀赋偏弱、过度保护等原因而未能充分发展,同时还阻碍了中国光伏的全球化之路,从而形成了产业较为集中的布局。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4%~47%的关税,中国光伏产业迎来至暗时刻。彼时,多家光伏企业已发出警告,以“双反”为由限制别国产业发展,最终会搬起石头砸大家的脚,对全球光伏投资商和消费者都不利,必然造成两败俱伤以及“多输”的结果。

企业发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今年以来,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带动了我们出货量的增长。”晶科相关人士表示,一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为8.39GW,同比增长56.7%,位居行业第一。其中,欧洲、拉美、亚太等市场对出货均有较高贡献。

白明表示,在“双反”之后,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多轮洗牌和转型升级,经历涅槃重生之痛,既有昔日光伏巨头走向没落,也有大批拥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光伏企业崛起,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变得更加强大,为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后续还会有持续的先进产能投入,为全年实现10吉瓦的全球N型组件产品出货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晶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重点布局N型TOPCon技术路线,应用该技术的组件产品已在全球获得可观签单量,随着今年年初投产的16吉瓦大尺寸产能达产,后续还将发力保供应。

天合光能相关人士表示,天合光能以创新引领为第一发展战略和核心驱动力量,目前应用210技术路线的组件产品出货量持续飙升,预计2022年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达到50余吉瓦和65余吉瓦,确保全球出货供给。

与此同时,企业的多元化布局也在稳步推进。当前,中国是光伏制造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新疆是全球最重要的光伏产业基础材料多晶硅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引导及市场需求驱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在产业配套与优惠电价政策的吸引下,近年来国内多晶硅新建项目正在加速向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等西北、西南地区转移,这些地方的产能、产量增速超出新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新疆多晶硅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将从去年的55%降至今年的45%,预计明年将进一步降至24.5%。相比之下,内蒙古、四川乐山、青海西宁等地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光伏制造企业的多元化布局也在持续推进。“我们在江苏宿迁、盐城、常州,浙江义乌以及越南和泰国等地均拥有组件生产基地,而且广泛分布了210至尊电池及组件产能生产。”天合光能相关人士表示,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是企业成立早年便持续推进的战略。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