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不能为形式主义的“污染”买单
发布时间:2015-10-26 14:18:05 文章来源:

 

  最近,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在浏览政府网站时,惊喜地发现该市41个本级部门和12个区2014年部门预算均赫然在列。但令韩委员不解的是:单列出来的会议费一项,预算巨大,总额接近“三公”经费的一半,莫不是有了“第四公”?根据2014年预算安排,广州年度全市“三公”经费总额4.79亿元,市本级各部门会议费总额2.26亿元。尽管比起去年的2.9亿元,下降了22%,但与公众关注多年的“三公”经费相比较,仍可以看出,会议费已衍变为名符其实的“第四公”,而且额度相当大。

  何为“三公经费”?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由于这三项费用的滥用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机关的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故为社会普遍关注。我们知道,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三公经费的滥用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然而,中国政府“三公”消费因缺乏透明度,常常引发公众质疑。

  说到遏制三公经费,我们就不得不留心这一滋生腐败的温床,“杀菌”是否成功?“清洁”是否做到位?是否还有新的“细菌”倾入?尽管国家多种措施强力作为,但还是存有污垢“死角”,前有发票上的腐败新形,现在又有会议摊开的腐败变形,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正视“三公经费”这一温床的“温暖度”,警惕腐败的各种变形寄生其上,温床上的“清洁”作为一旦留以死角,被有心人深入钻研,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如何让“三公经费”这一温床得以清洁?是当前防腐反腐路上必要的思考及探索,制度先行十分必要。只有充分考量会议、发票等“死角”的产生角度、区间及诱因,做科学的分析研究,制定预防根治此类腐败的良方——制度,才能有效清洁“死角”,不留反腐真空区,自然,三公经费就不会为形式主义的“污染”买单。做到制度保障,透明结果,用“阳光”进行环保“杀菌”,更有利于三公经费的额定度、消费等行为的约束规范。(文/星强)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