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园林机械龙头格力博今日A股上市 报资讯
发布时间:2023-02-08 15:49:22 文章来源:同花顺财经

经过多年发展,格力博(301260)已从贴牌代工厂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园林机械龙头,年营收规模超50亿元,跻身欧美行业品牌前三,并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记者卓玛

对欧美家庭而言,保持自家房前屋后草坪的整洁美观,不仅是业主形象的良好展示,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业主或自行修剪,或聘请专业的园林公司进行打理,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会涉及购买园林机械,这也使得园林机械成为欧美家庭的刚需用品。


(资料图)

园林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割草机、专业草场设备、链锯、打草机、割灌机以及其他设备等。据Freedonia Group《Global Power Lawn&Garden Equipment(全球动力草坪及花园设备)》数据显示,全球园林机械产品市场需求长期处于高位,2020年全球市场总需求为250.80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3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增长中的蓝海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以欧美市场为主的行业中,一家中国企业创下了北美民用市场前三,商用市场第一的佳绩,这就是总部位于江苏常州的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博)。

格力博早在2007年就已率先将锂电池用于园林机械领域,并逐步实现对传统汽油动力产品的替代,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园林机械龙头,年营收规模超50亿元,并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月8日,作为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格力博成功在创业板首发上市。

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欧美前三

长期以来,园林机械行业形成了三种业务模式,分别是为知名品牌商提供委托研发、设计和制造服务的ODM业务,为大型商超客户的自有品牌提供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售前售后服务的商超品牌业务,以及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的自有品牌业务。

作为一家从事行业以欧美市场为主的中国企业,格力博走过了一条从贴牌代工到拥有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道路。

公开资料显示,格力博的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7月的格力博有限,总部位于江苏常州,2007年,该公司开始从事新能源园林机械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为了迅速占领海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和风险,处于起步阶段的格力博选择了贴牌的生产运营和销售方式,公司为全球第二大家居装饰用品商超Lowe’s贴牌生产Kobalt产品。但与此同时,格力博深知贴牌代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自2009年开始,该公司先后创立greenworks、POWERWORKS等自有品牌,并逐渐形成了80%以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

目前,格力博自有品牌greenworks在北美和欧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品牌割草机、吹风机等多款产品常年位于Amazon平台“Best Seller”(最畅销产品)之列,并在美国新能源园林机械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格力博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54.05%、56.97%和65.53%,已成为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记者注意到,2020年对格力博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当年下半年,格力博与Lowe’s的贴牌生产合作发生重大不利调整,包括所产产品停止在Lowe’s销售以及原有的独家生产调整为主要由其他公司生产并可能被完全替代等。受此事项影响,2021年格力博对Lowe’s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3.04%,销售收入占比也由上年的51.13%下降至24.93%,2022年上半年,这一销售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9.31%。

幸好格力博对此早有预防,借此时机顺势调整了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摆脱为Lowe’s帖牌代工的羁绊,为自主品牌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经过多年发展,格力博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以自有品牌销售为主,产品按动力可分为新能源园林机械和交流电园林机械两大类,其中新能源园林机械产品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约70%。

具体来看,格力博的新能源园林机械覆盖手持式、手推式、坐骑式和智能式全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割草机、打草机、吹风机、修枝机、链锯、智能割草机器人、智能坐骑式割草车及配套的电池包;交流电园林机械则主要为清洗机、割草机,其他产品主要为空压机、电动工具和配件等。

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格力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25亿元、42.91亿元、50.04亿元和31.78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5.65亿元、2.80亿元和2.54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1亿元、4.05亿元、2.36亿元和2.35亿元。

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产品生态系统

据了解,全球园林机械行业的主要市场在生活绿地面积广阔的北美和欧洲国家,园林机械的动力传统上以燃油为主。不过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无刷电机、智能电控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需要,园林机械行业正经历从燃油动力到新能源动力的革命性转变,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比于传统燃油动力园林机械,新能源园林机械具有清洁、轻便、低噪音、低运行成本、无尾气异味等多项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占比由此逐年增加。据TraQline统计数据显示,在北美地区的户外动力设备(OPE,Outdoor Power Equipment)领域(不含坐骑式产品),新能源园林机械市场份额已从2010年的13%增长至2021年的36%。消费习惯的改变与技术上的突破,正在加速颠覆并重塑园林机械行业格局,从而为相关从业者未来业绩的增长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为了在新能源园林机械市场抢占先机,自成立以来,格力博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全球最早从事新能源园林机械业务的企业之一,格力博率先将锂电池作为绿色能源用于园林机械领域;同时,该公司也始终注重自主技术研发,并围绕新能源园林机械的配套技术持续进行投入,现已形成智能及IoT技术、电机控制及系统控制技术、电池包技术、充电器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且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

垂直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体系是格力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改进,格力博的制造体系已拥有垂直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优势。这一优势不仅可使该公司得以形成整机设计与零部件开发的协同,大大缩短了新品研发周期,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不断的设备投入和自动化改造也使该公司提高了产品一致性和质量,赢得了客户口碑;此外,强大的客户端信息化对接能力加上长期与全球优质客户的合作经验,也使格力博具备了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能力。

同时,格力博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刻认识到新能源动力和智能技术对产业发展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影响,公司始终注重产品生态系统建设,并创新性地开发了40V、60V和80V等多个电池包动力平台。由于同一平台上单个电池包可支持多款设备,该公司由此形成了以锂电池包为核心的生态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格力博不仅可实现电池包在不同产品之间的互通互用,显著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还可在后台对产品的质量和售后进行大数据管理。

智能机械打开未来增长空间,获机构高度关注

为了达成上述成就,格力博多年来持续在新能源园林机械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格力博的研发费用分别达1.87亿元、2.08亿元和1.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5%、4.16%和3.37%。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格力博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均设有具有高度协同能力的专业化研发中心,并建有产品检测中心、培训中心等其他配套设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1000人的研发技术团队,持有国内外专利1463项,其中发明专利125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5件,主导或参与了9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在电机控制及系统控制、电池包、电池充电器、智能及IoT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

此外,格力博此次上市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年产500万件新能源园林机械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年产3万台新能源无人驾驶割草车和5万台割草机器人制造项目”“新能源智能园林机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格力博表示,本次募集资金的投入将从技术层面对公司现有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性技术难题进行突破,基础设施层面将改善公司现有研发场所,并根据产品技术不断更迭的要求配套建设生产线,推动公司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最终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现有新能源园林机械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更好的满足用户智能化、多样化、多场景的需求,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格力博已获得了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

德邦证券发布研报表示,格力博是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领军企业之一,20余年锂电领域深耕经验建立起深厚技术壁垒及全渠道的自有品牌销售网络,以强产品+强技术+生态布局享锂电替代红利。此外,公司率先布局82V专业级商用锂电割草车Optimus Z系列,解决商业B端割草锂电用车需求,在商用割草车仍处于锂电最初期阶段替代(北美锂电割草车占比仅5%)背景下,公司率先以技术突围成为商用领域的先行者,期待公司成长潜力释放。预计2022年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元、8.0亿元和1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150%和33%。

国元证券则发布研报表示,看好格力博作为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优质企业,高度重视自有品牌的建设,打造以锂电池包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并布局全渠道销售矩阵,打造垂直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体系,中长期看点十足。

关键词: 园林机械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