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集体发声 稳经济增量政策工具正在上路
发布时间:2022-05-05 13:59:08 文章来源:腾讯网

在国内防疫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定预期的强烈信号,明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会议之后,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央行等多部委连日来密集发声,强调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前瞻,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多位专家分析,货政策的增量工具主要是新型再贷款工具,财政政策的增量工具可以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和增加专项债额度等作为后续积极财政政策储备,财政政策未来还可适当调整支持方向,比如加大对消费支持力度,并考虑适当补贴受疫情影响的中低收入群体。

增速目标不变

3月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疫情反弹,涉及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重镇,给中国经济复苏进程蒙上阴影。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低于上季度两年均5.2%的增速和2022年全年5.5%左右的目标增速。

面对国际国内超预期的复杂环境,如何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成为来市场关注的焦点。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意味着今年5.5%左右的增速目标没有变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政治局会议仍要求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一方面释放稳定预期和信心的信号,另一方面表明将采取更大力度的举措助力经济稳定发展。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维持增速目标不变,是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也是中长期内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的需要,因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才能统筹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改革、效益相统一。

“冲击影响是阶段的、暂时的。随着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将很快回归正常轨道。”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会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不会改变,经济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赵辰昕强调,下一步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在政策部署方面,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政策工具;二是提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表示,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意味着除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定下来的今年的政策措施外,还将有更多调控政策出台,可能包括货、财政、房地产、促消费以及地方保经济运行的政策等。“提前量”强调了政策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前谋划,及早产生调控作用。“冗余度”则强调政策出台要适当照顾到方方面面,考虑到相互影响和作用,使得政策效益最大化。

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退税减税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目前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正在加快实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从4月1日开始办理微型企业存量和其他行业增量留抵退税以来,截至4月28日已办理退税6256亿元。5月会提前退还小型和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此后还将加快大型企业退税进度。

专项债是政府拉动投资、推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工具。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元,各地行动迅速,充分发挥专项债扩大投资、稳定增长的积极作用。

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7万亿元。预计各地二季度将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扫尾。

罗志恒表示,增量政策部分,要更大力度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可以考虑增发特别国债,用于两个专项用途,一是大力支持基建投资,二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地区给予房租、人力成本、贷款利息在疫情期间的部分补贴。鉴于财政形势压力较大,该项政策要有针对地精准发挥最大效果。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此前也告诉第一财经,目前财政政策支持主要对象为企业,未来可以适当调整支持方向,比如加大对消费支持力度,并考虑适当补贴受疫情影响的中低收入群体。

政策方面,按照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3条举措,将加快投放1000亿元再贷款到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4月28日和29日,央行先后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5月4日,央行还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央行4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称,要加快推动已经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用好各类货政策工具,保持流动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优化金融服务,支持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支持外贸、服务业、民航等困难行业纾困,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供应链金融发展水,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货金融环境。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货政策的增量工具主要是新型再贷款工具,预计后续将采取与2020年疫情初类似的货政策操作,通过增加再贷款额度来促进信贷投放、缓解疫情冲击、保市场主体。

全力扩大内需

关于扩内需的表述,此次政治局会议用了“全力扩大”一词,显示扩内需是稳增长的关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表示,基建投资已成为2022年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消费复苏尚需时日,基建投资可控较强,可在短期内推动经济企稳、改善市场预期。基建投资应配合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大方向。

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稳投资、促消费。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赵辰昕表示,将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

4月29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称,要持续优化国资央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积极参与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和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消费方面,赵辰昕强调,加力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落实好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着力促进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切实稳住消费基本盘。此外,持续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积极促进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有含金量的促消费政策,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和换电模式应用试点,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同时,加快补齐汽车芯片等短板,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