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参赛者涌现财富管理赛道 财富管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11 13:46:07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财富管理赛道上已涌现大量参赛者,谁能率先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销售’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跃迁,谁就能占领‘摩天岭’,构筑财富管理真正的‘护城河’。”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2021年年报中称。

“财富管理首次成为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的重点”。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1》显示,65.7%的银行家认为财富管理是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首要重点。同2020年相比,财富管理排名由第四位上升至第一位,关注度明显升高。

全国银行的银行家显然对市场反应更为敏捷。从多家全国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中可以窥见:财富管理已成为领先零售银行的主赛道。

“坚持大财富视角,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升级服务效能,陪伴和帮助更多客户规划财富、增长财富,加大消费快贷、信用卡发展力度,大零售服务和大财富管理成功破局。截至年末,建信理财管理规模2.2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超2万亿元,零售利润占比超50%。”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2021年年报致辞中称。

自2016年末启动零售转型以来,安银行零售业务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逐步进阶,由点及面推进科技赋能落地,实现了私行财富业务的跨越式发展。2021年末,安银行财富客户数突破百万户,是2016年末的3倍;私行客户数7万户,是2016年末的4倍;管理零售客户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是2016年末的4倍。

提高金融资产配置

中国居民财富以房地产为主,资产配置从房地产转向金融资产将是大势所趋。2019年10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除去房贷等负债,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

即使金融资产占比低,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仍然较大。

4月8日,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达人民20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2万亿元。

“当前,我国各机构发展财富管理迎来了黄金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研究所(IMI)编制的《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1Q4)》显示,家庭资产配置方面,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转移,银行是家庭主要选择的财富管理机构,占比达64.2%。其次为互联网理财台、基金公司和券商,占比分别为20.4%、17.6% 和 10.2%。

截至2021年末,工行个人金融资产总额16.96万亿元;建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超15万亿元;招行为10.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3%。

在当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储蓄存款仍是大头。以工商银行为例,2021年末个人金融资产总额16.96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24979.68亿元,占比高达73.70%。建行2021 年末,境内个人存款余额11.28万亿元,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超15万亿元,占比75.2%。

这将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巨量的资金池。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家庭金融研究中心《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数据,将家庭财富配置类型分为偏存款类(仅投资存款类)、偏权益类(仅投资股票基金类)、均衡类(投资存款类或投资股票基金类)三类群体,其中均衡类财富配置类型的家庭仍占比达五成以上,而偏权益类家庭仅2.0%。同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存款类配置家庭占比略有下降,从39.2%下降到38.3%,但均衡类配置家庭占比有所上升,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58.7%增加到 2021年第四季度的 59.6%。

“中国的零售银行业务现在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信银行新零售的定位就是以财富管理为牵引。国家对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财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个人资产配置也从多元化向金融资产逐步转移,客户对投资有了新的需求;另外在净值化转型和居民投资的公募化趋势下,客户投资有了新的难度;Z世代的快速成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双重叠加,财富管理需求正在从单纯资产配置向全生命周期转变,全生命周期下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配置服务。

破局财富管理

针对当前200多万亿元财富管理市场,银行、券商、公私募基金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群雄逐鹿、各显神通,纷纷布局财富管理业务,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金融机构逐鹿财富管理赛道,鹿是何物?换言之,谁才是财富管理业务的主流人群?

“谁占领中高端用户,谁就能享受财富业务大发展的风口红利。”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称,财富管理对标中高端用户,依赖综合服务能力,需要时间积淀。

被誉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自2004年率先确立了零售银行的战略,以“一卡通”业务带动零售规模迅速增长后,中国银行业开启零售转型之路。18年来,招商银行一直领跑在零售银行赛道上,目前招商银行零售银行转型以大财富管理为主。

截至2021年末,零售客户1.73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367.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38%;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全折人民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 122064户,较上年末增长22.09%。

招商银行在2021年末10.76万亿元的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中,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88364.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0%;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33939.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32%。亦即,367.20万户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82%以上;而12.21万户私人银行客户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31%以上;剩下1.7亿户零售客户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不足18%。

被誉为“零售黑马”的安银行在2021年末,财富客户达109.9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7.7%,其中私行达标客户6.9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1.6%;管理零售客户资产31826.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其中私行达标客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余额14060.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6%。私行达标客户资产占全行零售客户总资产44%以上。

上述央行调统司的调查显示,居民家庭资产的集中度较高,财富更多地集中在少数家庭。将家庭总资产由低到高分为六组,最低20%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仅占全部样本家庭资产的2.6%,而总资产最高2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63.0%,其中最高1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47.5%。

如果说中高端用户是财富管理赛道的“鹿群”,高净值人群就是“领头鹿”。作为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必争之地高地,私人银行业务数据备受市场关注。

未来五年机遇

当前财富管理机构众多,但是对于中高端人群而言,财富管理需求仍未能得到满足。

“一方面缺乏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渴求不低于以往水投资收益,成为富裕人群财富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月8日,建信信托公布《2021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富裕家庭拥有的总资产达160万亿元,比上年扩大9个百分点,是中国全年GDP总量的1.6倍。该报告研究聚焦富裕人群为,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3年本人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有2年以上的投资经历,对金融服务有一定的认知。富裕人群对于财富管理的热衷程度已达94%,体现为投资意识更积极,信心指数进一步提升。

从资产配置的方向来看,富裕人群的资产主要集中于银行理财(48%)、不动产投资(43%)和银行存款(40%)。风险偏好体现为低风险、低收益。对于按配置比例排在前五的财富管理工具,富裕人群的投资回报满意度均处于较低水(除不动产投资外)。

上述报告认为,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是富裕人群在财富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难点(38%),并且呈上升趋势。从富裕人群个人年收入不同层级中观察到如下差异特征:年收入70万元以下的人群认为自己风险控制能力不足(40%);而年收入70万元以上人群,认为难以在市场上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相对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37%);个人年收入100万元以上人群遇到的挑战,则是很难鉴别适合自己的专业资管机构(43%)。

“财富管理最后一定要走向综合经营,只有综合经营才能发挥更大优势。”理财魔方创始人、CEO袁雨来表示,未来3-5年,居民可投资金融资产将有望存款转向股票基金等产品。当前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尚未产生真正的巨型公司,200万亿的财富管理市场,哪怕只有5%的份额就是10万亿,也就是招行目前的零售客户总资产规模。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有产生至少10家以上现在的“招商银行”规模的公司,并且可能还会有100家在一千亿到一万亿这样的公司。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中信银行、安银行等背靠中信集团、安集团的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潜力较大。

“中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转型变革。”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2021年年报致辞中表示,全社会储蓄、金融资产结构乃至整个社会财富格局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国民财富管理需求将日趋旺盛,财富管理的大时代已奔涌而来,中信银行将致力于成为“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银行”,打造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新零售体系,全面提高零售业务盈利贡献,开启中信新零售增长第二曲线。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