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观察】能源低碳转型要考虑安全性和可负担性
发布时间:2023-06-13 10:15:19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报

——《bp世界能源展望》探讨未来30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趋势

杜敏


(资料图片)

6月6日,《bp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2023年中文版在北京正式发布。《展望》显示,全球能源未来呈现四大趋势:油气作用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电气化程度提高,以及低碳氢使用增多。

能源系统的三个维度即安全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共同构成了“能源不可能三角”。“任何成功和持久的能源转型,都需要‘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全部三要素。”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Dale)表示,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件提醒我们,转型还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安全性和可负担性。

《展望》通过快速转型情景、净零情景和新动力情景3种情景,探讨2050年前全球能源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路径。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探讨了能源系统内不同要素如何变化才能大幅降低碳排放。新动力情景旨在展示当前全球能源系统发展的大致轨迹。

能源安全关注度提高

尽管各国政府脱碳雄心显著增强,但自2015年巴黎缔约方会议以来,除2020年外,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展望》指出,碳预算正在消耗殆尽。拖延采取果断行动持续减少排放的时间越久,可能的社会经济成本就越高。

在一些国家,政府对能源转型的支持已进一步加强,包括美国通过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但是脱碳化的巨大挑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支持,包括促进加快许可和批准低碳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政策。

《展望》指出,俄乌军事冲突对全球能源系统有深远影响,导致全球能源供应受到冲击以及相应能源短缺,凸显解决“能源不可能三角”全部三要素的重要性。同时,加大了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推动着从进口化石能源转向本地生产的非化石能源。

最近,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突显了低碳转型有序进行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世界化石能源消费的下降能够与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的减少遥相呼应。现有油气生产地产量的自然下降意味着在未来30年仍需继续对石油和天然气上游进行投资。

随着运营车辆效率的提升和道路车辆电气化加速,石油在道路交通中的使用减少,石油需求在展望期间下降。但即便如此,石油在未来15至20年内仍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天然气的前景取决于能源转型的速度,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导致天然气需求增加,与发达国家向更低碳能源转型相抵消。美国和中东已成为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的主要供应中心。

发展多种能源加速脱碳

戴思攀表示,近年来,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极端天气事件日趋频繁,这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表明,向净零情景未来果断转型非常重要。

《展望》认为,能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化石能源的重要性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以及终端能源电气化程度提高。低碳转型需要一系列其他能源来源和技术,包括低碳氢、现代生物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电力系统逐步向低碳化转型。风能和太阳能贡献了全部或大部分增量发电,这得益于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将这些可变电源大量整合到电力系统中的能力不断增强。风能和太阳能的增长需要加快新产能的融资和建设。2035年之前,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发达国家主导。

包括现代固体生物质能、生物燃料和生物甲烷在内的现代生物能源的使用增长迅速,有助于难以减排的行业和工业生产过程脱碳。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里,到2050年,现代生物能源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65艾焦左右;在新动力情景下则略低,2050年将接近50艾焦。

《展望》指出,低碳氢在能源系统的脱碳中,特别是在工业和运输领域难以减排的工艺和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碳氢以绿氢和蓝氢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氢重要性不断增强。氢能贸易涉及运输纯氢的区域管道贸易和全球氢能衍生品的海运贸易。2030年~2050年间,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里,低碳氢的需求将增长10倍,分别达到接近3亿吨/年和4.6亿吨/年。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实现快速脱碳化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捕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作为碳移除的手段,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排放。需要一系列碳移除技术,包括和碳捕集与封存相结合的生物能源、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和直接从空气中进行碳捕集与封存,来实现深度和快速的脱碳。在快速转型情景和净零情景里,到2050年,全球70%以上的CCUS部署在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中。

责任编辑:吴苏灵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