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速讯:新造车十年:学习特斯拉 超越特斯拉
发布时间:2023-05-23 17:31:23 文章来源:商业新知网

2014年6月,马斯克宣布免费对外公开特斯拉的所有专利,从而颠覆了整个汽车行业,这一年也被称之为“新势力元年”。

此后几年间,中国诞生了大批新造车企业,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势力企业先后成立,诸多人将这些新造车企业称为特斯拉的“跟随者”。


(相关资料图)

小鹏造第一辆车,从拆解特斯拉开始。蔚来与理想创始人曾公开表达对特斯拉的学习与致敬。特斯拉不吝于专利的垄断,新势力企业也不吝于从特斯拉身上发掘闪光点,加以学习利用。

时光飞逝,转眼间过去快十年了。以此为期,我们来探讨新势力们在特斯拉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智造

马斯克的神奇之处在于突破不可能。

把被抛弃的火箭第一级进行回收利用,曾被人们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

马斯克以突破性思维与突破性技术落地的打法,实现了火箭回收。截至2022年9月,猎鹰9号火箭已经成功回收一子级130多次,单枚火箭一子级复用次数最多达14次。

同样的打法在造车领域也再获成功,特斯拉带来了造车界的颠覆性技术:中控智能大屏与自动驾驶。在随后数年内,掀起造车的新风潮。

特斯拉第一代Model S史无前例地取消了绝大部分机械按键,取而代之的是一块17英寸的屏幕。中控大屏内搭载了一套由大算力 SoC 系统级芯片驱动的智能互联车机系统,用户通过它操控车载设备。

《硅谷钢铁侠》描述道:马斯克用“巨型iPhone”来控制汽车的绝大多数功能。

车载大屏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一个实体按键只能实现一个功能的操作,同样的位置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一块中控大屏可以取代多个按键的设计、开模、验证和制造费用,带来了造车成本的降低。

与此同时,车载大屏功能可以远程优化升级,满足了车企像互联网一样“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特点。从互联网跨界而来的新势力车企迅速抓住“契机”,卷起了一阵车载大屏之风。

新势力车企通过自建技术团队,在底层操作系统上进行定制化开发,研发符合车企调性的智能车机系统,形成了产品的护城河。

2020年,蔚来NOMI、小鹏 P7 音乐座舱以及理想 One 四屏交互在智能座舱领域各领风骚。出色的产品力让三者一举拿下新势力三强的宝座,成为新势力的第一梯队。

至于自动驾驶领域,作为特斯拉的另一大颠覆性科技,也被新势力紧紧追赶。

美国《巴伦周刊》曾分析称,特斯拉的市值,有60%以上的估值来自于自动驾驶预期,讲“自动驾驶”的故事更多是为了市值增长。

从实现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特斯拉和Google在内的所有自动驾驶公司所采集的数据远远不够。

即使是特斯拉推出的FSD被命名为为全自动驾驶功能(Full Self-Drive),目前也仅能实现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然而,特斯拉采取的是从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找到了一条商业化路径。车企也意识到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取代司机的L4,而是帮人开车的L2和L3,越来越多的车企新旧挤进了自动驾驶赛道。

较早入局的新势力在自动驾驶这条路上赚得了红利,分别表现在自动驾驶风口期赢得资本青睐,在消费市场将自动驾驶系统的“全栈自研”作为整车的卖点之一。

比如小鹏汽车,发布了第一个量产激光雷达的车型,推出跨层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推出城市NGP,并通过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耕,构筑了品牌力与产品力。

学增效

过去几年间,蔚来总在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产能不足,交付量大幅下滑。进入量产交付阶段,被产能困住脚步的新势力不在少数。

面对产能困境,特斯拉掀起了一场效率革命,通过一体化压铸与CTC技术降本增效。

2017年,特斯拉面临产能困境,在此背景下催生了一体化压铸技术。2020年,特斯拉电池发布日上重磅推出一体化压铸车身,将一体化压铸技术推上高潮。

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后,特斯拉生产效率大幅提升。Model Y 后地板的一体化压铸时间约为 180 秒;柏林超级工厂一辆ModelY的完整生产周期仅10小时。

除此之外,一体化压铸降本效果明显,特斯拉ModelY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底板总成,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

2020年-2023年,特斯拉的产量从50万辆,飙升至137万辆,毛利率也从21%上升至25%。其中,应用了一体化压铸后车身底板的Model Y,单车毛利率一度高达30%。

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今年3月,马斯克提出一种名为“unboxed process”的生产模式,整个车身将由六个大的总成组成,每个部分仅以少数压铸件为基础进行拼装,最后像拼乐高一样组合在一起。在新型生产方式下,新款 Model Y的生产时间会缩短 40%,制造成本会减少 50%。

一体化压铸同样受到了新势力企业的追捧,目前,蔚来、小鹏、理想、赛力斯、小米、高合等新势力车企纷纷布局一体化压铸。蔚来ET5、极氪009、高合HiPhi Z等车型已经实现后车身一体化压铸。

CTC技术是特斯拉从电池系统集成角度带来的又一场生产制造革命。它从电池系统集成的角度进一步加深电池系统与电动车动力系统、底盘的集成,减少零部件数量,提升生产效率。

特斯拉 CTC 方案的应用为车辆降低 10%车重,增加 14%续航里程,减少 370个零件,单位成本下降 7%,单位投资下降 8%,大幅提升汽车生产制造的效率。

而新势力企业比如零跑汽车,创新应用了CTC双骨架环形梁式结构,将零部件数量减少20%,结构件成本减低15%,整车刚度提高25%,实现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这套方案率先应用在C01车型上。

学销售

与传统车企不同,在销售模式上特斯拉坚持直营模式,曾因此四面楚歌。

2013年6月4日,特斯拉在加州山景城举行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一位老头起身问道,“美国的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正在发动一场针对你们的战争,你要怎么办?”

马斯克笃定地说,和经销商合作是不会有好下场。

2014年,马斯克在特斯拉博客发表题为《写给新泽西州的人们》的文章,提到了决心开辟直营的原因:一是要活下来,二是消费者无需为不必要的服务付钱。

“汽车经销商的大部分利润来自(售后)服务,而电动汽车需要的服务比燃油车少得多。电箱无需更换机油、火花塞或燃油滤清器,无需调整,也无需烟雾检查等等。”马斯克在博客中写道,“还有一点,在人们已经习惯了燃油车的情况下,销售一家新公司的新技术汽车要困难得多。不可避免的,经销商又会转向那些更容易销售的东西。对一家新公司而言,游戏也就结束了。”

概括而言,由于电动汽车更少的售后服务利润,更高的销售难度,使经销商更愿意售卖燃油车而非电动车。

因此,特斯拉要活下来,采用直营模式进行销售是必要的。这对于特斯拉的“跟随者”,同样是初创电动汽车公司的新势力企业,同样如此。

而在实际体验上,直营模式体现了更多优势。李斌曾公开表达对特斯拉直营模式的赞赏,他表示,购买Model S的体验,有两点让他十分心动:第一,价格统一透明,不需要讨价还价,简单直接;第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颜色和配置,全部环节都可以在网上实现,和淘宝没什么本质区别。

在特斯拉之后,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品牌纷纷采用直营模式进军购物中心,东风岚图、北汽极狐等品牌的直营店相继落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物中心门店已达2200余家。在这些购物中心店中,近7成集中在全国20个主要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和北京的购物中心店均已超过100家。

超越特斯拉

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许麟庐得意于模仿齐老先生的虾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齐老先生用这句话告诫爱徒许麟庐。

作为特斯拉的学徒,从生产制造到量产增效再到直营销售,新造车企业身上都能看到特斯拉的影子。然而,学习特斯拉,超越特斯拉,新造车品牌在对特斯拉的学习与借鉴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成为消费者坚定选择新造车品牌的原因。

比如,以特斯拉的中控大屏为雏形,后来有了新旧车企争相加码的智能座舱领域。然而尽管中控屏幕越来越大,但是能达到平板电脑般流畅体验,还是屈指可数。

问界智能座舱在华为鸿蒙OS的加持下,车机顺滑程度堪比pad。问界M7发布会现场,与特斯拉对比,问界 M7 地图操控提升 242%、语音交互提升 104%、车辆操作提升 87%、应用启动提升 45%。2022年,问界一度是新势力领域的“黑马”,交付几个月后,月销量已经过万。

再比如,理想将中控大屏装上车后,并不拘泥于此。冰箱+沙发(座椅舒适带按摩)+彩电(三联屏、后舱娱乐屏)的豪华内饰,再加上为家庭设计的概念包装,让“奶爸神车”的名号一度出圈。

而特斯拉的“极简主义”设计,另一面是功能性不足和粗糙内饰材质下带来的体验感缺失。这甚至由此催生了专门将特斯拉的“毛胚房”改“精装房”的车配生意。

又比如,蔚来在学习特斯拉的直营后,同样没有止步于此。通过直营店,蔚来打造了星巴克式的第三空间:NIO House,为用户提供一个富有温度的“第二个家”,并通过打造和运营蔚来社区、举办NIO Day等行动,给予蔚来车主高度的价值认同、身份认同。“用户至上”成为蔚来的特色,收获了一票忠实粉丝。

蔚来被称为中国特斯拉,时常被拿来与特斯拉做对比。而李斌指出:“我们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特斯拉追随者,我们要去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跟它不一样,可以做得更好,更加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这些年间,在学习特斯拉的路上,新势力车企始终是在“师其意”而非“泥其迹”。不断学习特斯拉,但与此同时,也在不断探寻自己的路。

借用李斌的话来说,不应该简单地将特斯拉和蔚来进行比较,而应该全貌对比, “你们会发现,特斯拉那条路很好,蔚来自己的路,也挺好。”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词:

热门推荐HOT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LOVE

Copyright @ 2001-2023 www.u74.cn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业时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网站信息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商业时报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皖ICP备2022009963号-4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